大連海邊釣鲅魚用什么餌(鲅魚能釣到嗎)
鲅魚也會咬人?這罕見的大連釣鲅一幕就真實發生在大連市長??h小耗子島海域一場原本輕松愉快的海釣活動,竟因一次收獲而突發“意外”9月1日,海邊多名釣友在該海域垂釣,魚用其中一人幸運地釣起一條重達20斤的什餌大鲅魚然而,就在他嘗試將魚拉上船時,鲅魚鲅魚突然劇烈掙扎,大連釣鲅扭頭一口咬中了釣友的海邊胸口。
鲅魚攻擊人類的魚用情況實屬罕見那么,事情的什餌真相到底如何?被鲅魚咬傷后,人體又會面臨哪些風險?鲅魚利齒咬傷釣友胸部9月4日,鲅魚記者聯系到知情者——然豐莊度假村曹默然,大連釣鲅他向半島晨報、海邊39度視頻記者表示,魚用9月1日當天,什餌釣友照常出海釣魚,鲅魚在長海縣小耗子島周邊海域,一位釣友成功釣上一條大鲅魚。
經過一番激烈拉扯,該釣友憑借豐富經驗和頑強毅力,最終將這條約20斤的大鲅魚拖上了船由于鲅魚極為生猛,當時釣友“赤膊上陣”正試圖將其控制,鲅魚卻突然奮力掙扎它在劇烈擺動身體的同時,用鋒利牙齒瞬間咬中釣友左胸部。
釣友當場感到劇痛,周圍人員也一時驚慌失措。待將鲅魚徹底制服后,發現該釣友左胸處有一創口,伴有血跡,場面令人感到揪心。

左胸傷口長度約3厘米受傷釣友返回住地后,曹默然為其取來碘伏等物品,協助進行傷口消毒“我看到釣友左胸處的傷口長度約3厘米,咬得非常深,皮下組織清晰可見,于是幫他做了緊急處理”曹默然說,“我在島上生活了20多年,還是頭一次遇見這樣的事情。
”目前該釣友情況穩定,并無大礙此次釣友被鲅魚反咬事件引起眾多網友關注部分具備魚類知識的網友提醒稱:“鲅魚生性兇猛,即使被釣上岸,短時間內仍保留極強攻擊性”“在處理鲅魚等大型兇猛魚類時,務必格外謹慎,應做好充分防護措施,例如使用專業控魚器固定魚體,或佩戴厚質防護手套。
”醫生提醒:當心感染“海洋創傷弧菌”出海釣魚作為一項廣受歡迎的休閑活動,既能讓人放松身心,又能體驗到收獲的喜悅然而,在享受釣魚樂趣的同時,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無論是在近海還是遠海釣魚,都要了解所釣魚類的習性,做好充分的安全準備。
記者聯系到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手足外二科主任孫煥偉,他表示,海洋里的動物都有可能攜帶“海洋創傷弧菌”,感染后12-72小時會出現癥狀(如發熱、皮膚紅腫、水皰、劇烈疼痛等)常規抗生素效對此類感染治療果不明顯,一旦開放性傷口接觸海水和海洋動物,就可能感染導致蜂窩織炎或壞死性筋膜炎。
如果24小時內出現高熱不退、意識模糊或傷口周圍出現紅腫、疼痛,須立即就醫 “比較麻煩的是,傷口接觸海水或海洋動物可能還會有混合感染的風險,所以當有傷口的時候要避免接觸海水,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員如果不小心在海里受傷后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并用碘伏消毒,若傷口異常紅腫要立即就醫,不要拖延。
”孫煥偉主任強調鲅魚不主動攻擊人類或為劇烈掙扎所致記者又聯系到大連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李宏龍他介紹,鲅魚學名為“藍點馬鮫”,屬于硬骨魚綱,也可稱作馬鮫魚鲅魚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魚類,夏秋季會結群洄游,部分進入渤海產卵,秋季常成群在沿岸島嶼及巖礁周邊覓食。
鲅魚體型長而側扁,游速快、性情兇悍,體表銀亮,背部有暗色條紋或黑藍色斑點,牙齒極其鋒利,一般體長20-50厘米該物種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均有分布,以小型魚類為食藍點馬鮫并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此次事件或是鲅魚在劇烈掙扎時發生的意外。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趙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