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言人斯塔諾是誰(歐盟發言人斯塔諾簡歷)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歐盟想跟美國“認慫”,歐盟歐盟在關稅談判上繼續退讓法國不答應,人斯人倒搬出中國當“擋箭牌” 據法國BFMTV電視臺等17日報道,塔諾塔諾當地時間周四,簡歷在參加法國最大的歐盟歐盟雇主聯合會“法國雇主協會”(Medef)舉辦的一場活動時,法國歐洲和外交部長巴羅強調,人斯人歐盟在與美國的塔諾塔諾貿易談判中必須保持強硬立場。
巴羅認為,簡歷對華盛頓妥協將開創“危險先例”,歐盟歐盟并使歐盟的人斯人公信力陷入險境隨后,他煞有其事地渲染威脅道:“如果今天我們忍氣吞聲,塔諾塔諾任由美國對歐盟加征關稅,簡歷妄圖‘避過風頭’,歐盟歐盟那么明天,人斯人中國會效仿,塔諾塔諾美國也會卷土重來,再次加征關稅。
” 這名法國外長呼吁,如果在截止日期前沒有與美方達成協議,歐盟應做好反擊準備,要展現出“威懾工具的火力”,“反擊是為了更好地立足” 他補充說,歐洲并不愿動用這些工具,但如果核心經濟利益受損,就不能排除采取行動的可能。
巴羅還說,“短期內,捍衛我們的利益至關重要;長期來看,維護歐盟的信譽同樣關鍵” 對于關稅問題,中方一再強調,在關稅問題上,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非常明確的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
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另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AA)報道,巴羅在這場會議上還炒作起“產能過剩論”,無端指責中方不尊重國際貿易規則,讓歐洲生產商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
6月18日,對于歐方類似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曾表示,有關言論罔顧事實,充滿偏見和雙重標準,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國產業發展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完善的產供鏈體系、充分的市場競爭、豐富的人力優勢,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補貼。
中國新能源產能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作出重大貢獻所謂“產能過剩”本質上是有關國家擔心自己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意圖以此為借口搞保護主義措施,過剩的是焦慮,不是產能

資料圖:法國外長巴羅 法媒視頻截圖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歐盟輸往美國的產品征收30%的關稅,并稱該關稅獨立于所有其他行業關稅,若歐盟公司決定在美國境內生產或制造的產品將免除關稅。
特朗普還威脅稱,歐盟必須向美國提供完全開放的市場準入,且不征收報復性關稅他說:“無論你們選擇提高多少關稅,我們將在30%的基礎上再加收同樣的關稅” 當地時間7月12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隨即抨擊關稅擾亂大西洋供應鏈,稱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考慮“適當反制措施”,但同時也表示“始終優先考慮”與美國達成解決方案。
同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社媒發文稱,對美國關稅“強烈不滿”,法國與歐盟委員會一致強烈反對美國宣布自8月1日起對歐盟出口商品征收30%的關稅 他呼吁歐盟委員會應展示堅定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如果歐美無法在8月1日前達成一致,歐盟應調動包括反脅迫機制在內的全部工具,加速準備“可信反制措施”。
法國支持歐委會與美國加緊談判,以期在8月1日前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協議 據法新社17日報道,當地時間周四,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與數字主權部部長隆巴爾表示,與美國進行的關稅談判“極其艱難” “這些談判仍在繼續,但由于我們面臨的提案并不平衡,談判進行的非常困難,”他在訪問法國東北部城市梅斯時說,“(如果談判失敗),正如美國對我們征收高額關稅一樣,我們必須與歐盟達成一致,對美國進口產品也征收關稅,以實現平衡。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關稅降至盡可能低的水平,因為高額關稅對經濟毫無益處” 他補充說:“在一個并非所有人都遵守游戲規則的世界里……我們仍然需要制定保護措施來保護我們的企業,即使這不是歐洲的傳統” 歐委會正通過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推進談判,目前仍希望通過協商解決問題。
為了與美國達成協議,歐盟此前推遲了其第一輪反制清單至8月6日7月14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了第二輪反制措施,考慮對包括波音飛機、汽車及其零部件、波旁威士忌在內的價值720億歐元(約合6029億元人民幣)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
面對特朗普揮舞的“關稅大棒”,歐盟內部對到底是否應該反制意見不一彭博社稱,這份反制清單長達206頁,原本涵蓋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但在經過與企業和成員國數周磋商后縮減至720億歐元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17日稱,歐委會正在考慮第三輪關稅反制措施,可能涉及限制美國在歐盟的服務貿易和公共采購。
報道分析稱,歐盟與美國在汽車、安全標準、農業及高科技領域的分歧仍然巨大盡管雙方都不希望貿易戰全面爆發,但特朗普針鋒相對的貿易政策正不斷推高風險如果事態升級,美國巨大的跨大西洋服務貿易順差,可能會成為“致命弱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