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匯區地址郵編(徐匯區郵編200240)
(來源:中國社會報)

當孩子因家庭變故、身心障礙等陷入困境,匯區如何及時提供有效幫助?上海市徐匯區給出的地址答案是:始終秉持“兒童優先發展”的原則,主動延伸服務觸角,郵編精準匹配服務需求,徐匯實現服務供給的區郵全覆蓋、無遺漏今年以來,上海市徐以承接民政部加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試點項目為契機,匯區徐匯區民政局針對困境兒童的地址個性化需求,提供多樣化、郵編差異化服務,徐匯搭建起一張橫向到邊、區郵縱向到底、上海市徐多方聯動的匯區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網,讓轄區內。地址
1100余名困境兒童都能得到關注與呵護。


筑牢關愛陣地

不久前,徐匯區男童小寶因母親重病住院、父親失聯陷入無人照料的困境區民政局兒童科相關負責人接到醫院的信息后,立即安排心理老師安撫小寶的情緒,同時聯系漕河涇街道未保站協調資源,全力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街道兒童督導員陳純帶領工作人員將小寶從醫院接回未保站,幫他理發、洗澡,并組織愛心捐贈,為小寶換上了新衣服。
漕河涇街道未保站位于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大院內,這棟占地約200平方米的綠色建筑宛如一座“綠色城堡”,內設的困境兒童臨時看護室設施齊全考慮到小寶牽掛母親,工作人員便通過公安機關聯系上其外地親戚,待小寶的母親病情好轉后,由親戚將母子接回原籍。
徐匯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徐匯區著力構建“1+13+N”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網絡,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在居民家門口配置區、街(鎮)、社區三級服務平臺目前,已建成1個內設“匯寶加油站”“暖心灣”“匯寶活力場”的區級兒童關愛服務中心;實現。
13個街(鎮)未保站全覆蓋,每個街(鎮)至少配備1名兒童督導員,為困境兒童建立個人檔案并提供定制化服務;在各社區做實“兒童之家”服務陣地,選優配強兒童主任,落實日常走訪與動態信息更新。


提供專業服務

12歲的小誠自幼由爺爺撫養,今年年初爺爺離世后,因父母是殘疾人,他陷入監護缺失、生活難以自理的困境社區兒童主任通過大數據排摸發現情況后立即上報街道,斜土路街道兒童督導員錢老師先為小誠申請了困境兒童生活補貼,再通過未保站鏈接服務資源。
爺爺的離世對小誠打擊很大,他整日把自己鎖在房間內、一言不發未保站社工上門時,提議和他一起給爺爺寫信,并以“風箏會當郵差,把信送到爺爺手中”的話語安慰他通過哀傷輔導,小誠逐漸走出陰霾,父親用手語反饋“小誠最近睡得好,也不鎖房間門了”。
針對父親教育無措的問題,街道鏈接區級“童安無憂”家庭支持項目,安排家庭教育老師通過陪伴、組織戶外活動修復家庭支持系統此后,父親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與小誠相處上,陪著他寫作業、參加活動,小誠也變得開朗了,還報名參加了社區合唱活動。
為精準滿足困境兒童的不同需求,徐匯區引入第三方專家團隊,依據困境兒童生活狀況評估標準,建立了涵蓋家庭監護、心理情緒、社會融入等6大維度的評估框架,打造“紅、橙、黃、藍”四級風險分類標準及配套指標體系今年以來,區民政局聯合各街(鎮)每兩周開展一次兒童主任、兒童督導員調研培訓,輪流到各街(鎮)黨群服務中心現場辦公。
同時,區民政局聯動區婦聯、教育、公安、司法、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及街(鎮),建立“發現報告—風險評估—分級干預—跟蹤回訪”的兒童權益保護快速響應通道和全流程個案管理機制,為困境兒童兜牢底


凝聚多方力量

朗朗是一名監護缺失兒童,康健街道未保站社工上門走訪時,正趕上他因為作業問題與奶奶鬧別扭社工了解情況后,先耐心傾聽朗朗訴說委屈,再與奶奶溝通正向管教的方法,建議她聚焦“引導改進”而非“懲罰錯誤”此后,奶奶逐漸注意關注朗朗的感受,慢慢學會了耐心傾聽。
在此基礎上,社工還邀請朗朗及其奶奶參與街道“康健有‘蔚’”家庭互動活動,增進彼此信任同時,為朗朗鏈接區級“夢想書桌”困境兒童家庭環境微改造公益項目,定制新書桌,改善學習環境在社工第七次上門走訪時,朗朗坐在新書桌旁向社工展示他的汽車模型,奶奶也欣慰地說:“朗朗現在不僅能做好自己的事,還能幫我分擔家務。
”“隔代撫養的代際溝通問題需要長期關注,孩子的改變離不開精準的心理需求捕捉與多方聯動的關愛支持”康健街道兒童督導員華老師表示為實現“對癥下藥”,在區民政局的指導下,徐匯區凝聚多元社會力量:街(鎮)定向聯系愛心企業,聯合咖啡館設立公益崗位,為困境兒童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對接有關高校設立社會實踐基地,圍繞困境兒童需求提供“線上。
+線下”關愛服務;聯合社區、學校、醫院開展“家長成長講堂”等活動,攜手守護困境兒童成長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徐匯區將以困境兒童生活狀況風險評估機制為基礎,持續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強化應急處置與危機干預,深入實施心理健康等關愛服務,進一步織密織牢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網。
(本報記者 張俊 通訊員 江鴻欣 徐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