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場”轟炸伊朗核設施,美國在下一盤什么棋?|環球深壹度
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下場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突襲作為報復,轟炸核設伊朗向以色列境內不同目標發動多輪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截至目前,伊朗壹度以伊軍事對抗已持續一周,施美死傷超3000人,國下不僅未見緩和跡象,棋環球深還呈現出繼續升級的下場趨勢局勢日益緊張之際,美國不僅在以伊之間“拉偏架
”,轟炸核設更是伊朗壹度“火上澆油”據新華社6月22日7時58分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說,施美已“成功打擊”伊朗三處核設施“伊朗現在必須同意結束這場戰爭”特朗普稱,國下他將于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0點(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點)發表講話,棋環球深內容將涉及“我們在伊朗非常成功的下場軍事行動。
這是轟炸核設美國、以色列和全世界的伊朗壹度歷史性時刻”以伊沖突背后,美國在下一盤怎樣的棋?局勢又將走向何方?

這是6月19日在以色列中部拉馬特甘拍攝的在導彈襲擊中被毀的建筑。

沖突持續,以伊各有什么“底牌”?以色列希望依靠美國取得更大戰果,伊朗若被逼到墻角或將采取極端措施自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起,以色列對伊朗多地發動大規模空襲,轟炸伊朗核設施和軍事目標,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天發表聲明說,。
以軍對伊朗的打擊會“持續多日”,為了阻止伊朗繼續推進核武器發展,于是發起“先發制人的攻擊”,行動目標是“打擊伊朗核設施、彈道導彈工廠和軍事能力”13日晚,伊朗發起報復行動,對以色列展開多輪導彈打擊及無人機襲擊。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等待以色列的必將是“嚴厲的懲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警告說,將對襲擊行為予以“堅決回擊”。

這是6月1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拍攝的以軍襲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大樓后產生的濃煙此后,雙方發起多輪相互轟炸據央視新聞18日報道,伊朗衛生部消息人士稱,以色列的襲擊累計已造成伊朗境內585人死亡,另有1326人受傷。
同日,以色列急救部門發布消息稱,伊朗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累計已造成以方24人死亡,超過1300人受傷據不完全統計,伊朗多位高級軍官、政要和核科學家在沖突中死亡據以軍方消息,以軍炸死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里、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等20余名伊方高級軍事指揮官及9名核科學家。

這是6月20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拍攝的一處在導彈襲擊中受損的建筑面對伊朗多輪反擊,以色列同樣遭受重大打擊有媒體報道,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已不堪重負”,攔截彈所剩不多如果美國無法繼續提供支援,以色列防空系統可能僅能支撐大約10天。
根據估算,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軍事沖突每天正在耗費以色列數億美元,限制了以色列打持久戰的能力本輪以伊沖突已持續超過一周,雙方還有哪些“底牌”可以打?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認為,伊朗當前主要有兩大“底牌”。
一是使用更加先進的彈道導彈對以色列全境發動攻擊,二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如果被逼到墻角,或將采取極端的措施”霍爾木茲海峽位于伊朗南部和阿拉伯半島之間,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全球約三成
海運原油經此而過,具有極其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歷史上,伊朗曾多次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有專家表示,如果伊朗的石油供應完全中斷并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油價可能會突破每桶120美元,這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6月20日,一名警察在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查看導彈襲擊現場對于以色列,孫德剛認為其最大的“底牌”依然是美國:一是爭取美國直接軍事介入,以色列目前未排除美國全面加入戰局的可能,借助美國的軍事實力可能實行更大規模的打擊;二是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雖然內塔尼亞胡宣稱以色列具備單獨打擊實力,但真正執行上可能仍依賴美國協助。

美軍襲擊伊朗核設施影響幾何?向伊朗“秀肌肉”,但也可能將美國拖入“新泥潭”作為以色列長期盟友,在此次以伊沖突中,美方動向一直備受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上臺時,立下豪言要結束多場沖突,成為“和平締造者”,但數月以來,其“美國優先”政策在中東不斷攪局。
對于此次以伊沖突升級,多國專家與媒體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對以色列的偏袒和縱容難辭其咎,美國只顧自身利益的中東政策更是給地區帶來持續的動蕩和災禍美國和伊朗本計劃于6月15日舉行新一輪伊核協議談判,但伊朗因以色列襲擊而退出。
沖突爆發后,美國第一時間緊急表態:“未參與以色列行動”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更強調“以色列是單方面行動”,要求伊朗勿將美國視為報復目標不過,美國的態度隨后出現微妙轉向美國總統特朗普15日在接受采訪時說,美國目前沒有參與打擊,但以后“有可能”會介入。
此后,有媒體爆出,特朗普17日晚已批準軍方對伊朗的打擊計劃,但是推遲作出最終決定,以觀察伊朗是否會放棄核項目6月19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白宮記者會上宣讀特朗普的一份聲明特朗普在聲明中說,美國“在不久的將來”與伊朗談判或取消談判的可能性都很大,“。
我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朗發動打擊”然而,僅距聲明發布后幾天,美國轟炸了伊朗3處核設施據CCTV國際時6月22日8時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通過社交媒體發帖稱,“我們成功打擊了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伊朗核設施。
所有戰機現已撤離伊朗領空針對首要目標福爾多核設施,我方投擲了滿載的炸彈所有戰機均安全返航”

6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在轟炸伊朗核設施前,美軍已快速、系統地加強在中東及周邊地區的戰略部署:美軍向中東增派包括F-16、F-22和F-35在內的多型先進戰斗機;美國“福特”號航母打擊群即將部署至歐洲戰區,靠近中東地區,屆時將成為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的第三艘航母。
美軍襲擊伊朗核設施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趙海認為,為增加談判籌碼,特朗普需要給伊朗施加壓力,促使其回到談判桌“為此,特朗普在軍事上采取了‘秀肌肉’的策略,以期給伊朗施加更大的壓力。
”趙海說,不過,如果真要重新卷入中東戰場,一旦局勢升級,美國極有可能再次陷入泥潭孫德剛也認為:“一旦與伊朗直接交火,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外溢效果,特朗普上任前自詡的‘和平總統’形象也會極大地受到損害”

6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走向南草坪準備登機值得留意的是,在美國國內,特朗普支持者中的“反戰”聲音日益高漲,多名特朗普的重量級支持者表明“反戰”立場,強調特朗普競選時曾承諾不會讓美國卷入外國沖突。
特朗普鐵桿盟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瑪喬麗·格林表示,任何人想要把美國全面拖入以色列與伊朗的戰事,都不符合“美國優先”特朗普的前首席戰略師史蒂夫·班農也認為,美國不能再次卷入中東沖突,不能重蹈伊拉克的覆轍,以色列應自行解決問題。

沖突升級,以伊局勢何去何從?國際社會特別是對沖突當事方有特殊影響力的大國要為推動局勢降溫作出努力,而不是相反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與伊朗關系持續緊張去年4月和10月,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曾發生兩次短暫交火。
然而,此次沖突的打擊范圍、持續時間和傷亡情況都遠超以往孫德剛指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沖突已從策略性沖突變成了戰略性沖突以色列去年的主要目標是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敘利亞而本輪沖突中,隨著以色列在打擊“抵抗之弧”非國家武裝力量的行動基本完成后,已將主要矛頭指向伊朗。

6月2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民眾集會抗議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襲擊沖突未來將如何發展?孫德剛認為,這場沖突將常態化,以色列與伊朗的結構性矛盾難以在短期內解決趙海也認同這一觀點,他指出,自1947年以色列建國以來,巴以矛盾始終未獲根本解決,伊朗與以色列間的歷史仇恨也未消弭。
在此背景下,即使實現短暫停火,沖突也不可能永久平息,長期化幾成定局專家也警告,美國直接軍事介入后,事態將可能由雙邊交火升級為中東地區性危機,伊朗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并反制,進而沖擊全球石油、天然氣供應鏈和海運安全。
其他國家及非國家武裝也將可能卷入戰局,使紅海、東地中海等地區出現更多沖突點,嚴重威脅區域和平與全球穩定面對沖突持續升級,國際社會紛紛呼吁以伊雙方保持克制,勸和促談。

這是6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萬國宮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8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當前局勢“深感震驚”,并呼吁立即實現局勢降級與停火他強調,任何新增的軍事干預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不僅波及當事方,也將危及整個地區及全球和平與安全。
埃及、約旦、阿聯酋、巴基斯坦等21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外長16日發表聯合聲明,呼吁尊重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按睦鄰友好原則及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面對以伊緊張局勢,中方開展了積極的外交行動,同包括伊朗、以色列在內的各方保持溝通,推動緊張局勢盡快降溫,防止地區陷入更大動蕩。
“武力不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正確方式,地區局勢升溫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當務之急是攜手推動停火止戰”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0日表示此外,在6月20日舉行的安理會中東局勢緊急公開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敦促國際社會全力勸和促談,平息緊張局勢。
“必須立即停火止戰,必須保障平民安全,必須堅持對話談判,必須匯聚國際社會促和努力國際社會特別是對沖突當事方有特殊影響力的大國要為推動局勢降溫作出努力,而不是相反”傅聰說,“中方愿繼續同各方加強溝通協調,凝聚合力、主持公道,為恢復中東地區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采寫:南方+記者 吳彬彬策劃:李杰倫圖片:新華社【作者】 吳彬彬;李杰倫觀天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